業(yè)界新聞
郭公達:筆情墨韻,畫道于心!
發(fā)布日期:2017-08-07 瀏覽次數(shù):525
筆情墨韻,畫道于心
《晉書·文苑》載,顧愷之形容會稽山川之狀“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云興霞蔚”。在郭公達的繪畫作品中,映入眼簾的山泉、飛瀑、密林、云煙等景象在濃淡枯潤的筆墨間流淌著濃郁的詩情,令人讀之猶若置身霧靄氤氳、悠然飄遠的人間仙境,頗有顧長康留戀會稽之神韻。觀其畫,古樸秀雅,雋永深邃,筆墨中飽含黃賓虹“渾厚華滋”的意氣,于厚重中跳躍著靈動和清秀,似質(zhì)樸間又不乏蒼勁和穩(wěn)健。其畫作以山水畫見長,其中既有北方河川的豪邁雄渾,又有江南山水的婉約秀逸,白霧飄渺,遠山蒼冷,一皴一點,一勾一斫,皆具風骨。
▲ 黃山煙云丨68×136cm
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云“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郭公達潛心體味自然真景,將自己對山水的細密情感糅入筆墨間,用一方畫筆來描繪自己心中的山水情長,自是開創(chuàng)出一番遠離世俗的悠遠淡泊之境。作為現(xiàn)今黃山畫派的領軍人物,郭公達筆下的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松濤生遠韻,飛瀑映流泉,水墨淡彩間,揮灑出遠離喧囂的至真之境。而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絕不局限于黃山,任何一處山水,都有可能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拔覀€人對山水十分鐘愛”,郭公達講,盡管早年上學時學的是人物畫,但對山水的這份深沉情感卻是他創(chuàng)作山水畫且筆耕不輟的動力和源泉。
▲ 峽谷秋丨68×136cm
多年來,他遍訪名山大川,充分領略自然造化之美并師法自然,感天地之浩瀚,擷萬物之靈氣,在延承古人優(yōu)秀繪畫技法的同時將自己的獨到見解和一腔深情融入到創(chuàng)作中?!肮P和墨是傳達感情的載體”,在郭公達看來,繪畫是要講究筆情墨趣的,離了這點,畫作就失去了生命力,表達不出應有的情懷和意境。因而他極其注重筆墨和色彩的運用,將筆墨和自然融合統(tǒng)一,渾然一體。
▲ 山居圖丨45×69cm
其作品不囿于傳統(tǒng),不墨守舊規(guī),巧于構圖,精于透視,線條濃密細膩,筆墨凝重灑脫。在他筆下,景物的紋理清晰,層次鮮明,頗具質(zhì)感。放眼望去,峰巒疊翠,湍流懸瀑,山河秀美,氣韻生動。或有奇峰怪石惟妙惟肖,朝霞夕暉旖旎萬千,青松蒼郁煙云似海,墨韻翻飛且酣暢淋漓。郭公達將他對山水的熱愛藏于胸臆,將那份飽含文化神韻的情懷潑墨成一幅幅氣勢磅礴、精微秀美的圖卷,水光山色間大有離絕塵世不染喧囂的悠遠意蘊。
▲ 日破云濤丨68x136cm
“詩畫同源”、“書畫同流”是中國畫一貫的主張和美學追求,“溫婉與柔媚,秀雅與奇異,蒼涼與神秘,這些都是山水的意蘊”,在郭公達看來,好的畫作往往是詩情散發(fā),意韻悠遠的?!皩W中國畫,應該掌握詩、書、畫、印等多種技能,要注意修養(yǎng),詩詞歌賦都應有研究……唯有個人格調(diào)高了,才能將詩性和氣韻融于作品中,使畫面富有詩情和意境”。多年來,在創(chuàng)作之余,他大量閱讀古文經(jīng)典,勤于修習詩詞古韻,用以積淀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內(nèi)涵。故而在他的山水畫里,山水有勢,畫面有意,那種濃郁的詩情很自然的流淌在筆墨中,流淌在紙硯間,情思深長,意境深遠。他曾畫過很多小品,也都是吐納深情、飽含詩意。
▲ 暮雨瀟瀟丨34x34cm
幾十年的中國畫教學和創(chuàng)作歷程讓郭公達的心態(tài)愈發(fā)坦然。他自言不喜交際,不善應酬,故而長年定居郊區(qū),枕山棲谷,遠離鬧市。“這里沒有那些喧囂浮躁的東西,這可以讓我靜下心來安心作畫”。“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郭公達看來,作畫一定要摒棄貪念,去除浮躁心?!爸袊幕┐缶睿覀儜料滦膩矶嘌芯啃┟褡逦幕械木?,應不斷的充實自己,虛心探索新知”。閑暇時尋幽探勝,置身祖國大好河川間,樂得一份清靜和自然;而作畫之余和妻子李碧霞女士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更是郭公達多年來身體力行的“分內(nèi)事”,他曾為公益慈善事業(yè)多次慷慨解囊,捐獻畫作,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老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一程山水,幾許年華。郭公達的山水畫里熔鑄了他對祖國山水的無限情思,也承載了他對文化境遇的別樣感知。在他的那一幅幅山水作品中,俗世的鉛華被淘盡,但見自然的本像,好比畫家細膩真摯的心。在歲月的行跡中持一份寵辱不驚的心境,攜詩情畫意在手,運筆間,自是山川不語,返璞歸真;上善若水,畫道于心!